猎户座中的一颗亮红色恒星参宿四,正处于恒星生命的最后阶段。天文学家一直认为它有一天会爆炸成为超新星。在2019年底和2020年初,参宿四在天文学家的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大量讨论。他们有点想知道,是否爆炸即将来临,因为自2019年10月下旬以来,这颗恒星已经前所未有地暗了一个明显的数量级。
随着这一消息成为主流,许多人想知道参宿四离我们有多远,一次爆炸是否会伤害地球上的生命。如果参宿四爆炸,好消息是:它离我们足够近,可以上演一场壮观的灯光秀,它也离我们足够远,不会对地球造成任何伤害。
首先给出距离,参宿四离我们大约有724光年。但是,即使是相对较近的恒星,要得到这个答案也异常困难。
在过去的30年里,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天文学家们才获得了关于参宿四距离的更精确的测量数据。这一进展始于1989年,当时欧洲航天局(ESA)发射了一架名为希帕尔科斯(Hipparcos)的太空望远镜。在几年的观测中,希尔科斯太空望远镜为超过10万颗相对较近的恒星提供了视差和距离数据。
这些测量结果成为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大多数恒星的估算距离的基础。
Hipparcos的原始数据显示参宿四的视差为7.63毫弧秒,这大约是满月宽度的百万分之一。基于视差的计算得出了大约430光年的距离。
然而,参宿四是一颗变星,因为它的亮度随时间波动。由此开始了估算参宿四距离的困难。这是因为后来的研究发现,在减少变星的Hipparcos数据的方法中存在一个错误。纠正这些错误的努力产生了5.07毫弧秒的视差,将参宿四估计的距离从430光年改变为大约643光年,不确定度为正负46光年。
2017年,天文学家公布了新的计算结果,进一步将参宿四的视差精确到4.51毫弧秒。这项对来自Hipparcos的数据进行的新分析还包括了几台地面射电望远镜的观测结果。这使得参宿四的距离变成724光年,或者更准确地说,在包含数据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介于613光年和881光年之间。
困难及发展
你有没有从两个不同的位置观察过附近的物体,并注意到它的位置相对于远处地标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视差效应。为了获得距离估计值,每隔六个月测量一颗邻近恒星相对于遥远背景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在这段时间里,地球一直走到轨道的另一边,所以这两个观测地点被地球轨道的直径隔开,附近恒星在这两个位置上的相对位置的不同,使得天文学家可以推导出视差角,并计算出与附近恒星的距离。
这一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阻碍,包括涉及的角度极小、仪器的缺陷、地球大气层的浑浊等等。从地球上进行的观测,即使是在非常清晰和黑暗的地方,也会因大气对光的扭曲而模糊不清。
希帕尔科斯从1989年开始进行太空观测,突破了地球大气层的限制,获得了当时空前精确的恒星位置数据。天文学家利用地面和太空天文台,通过仪器和数据分析方面的创新,继续完善这些测量数据。